专访|北京金隅集团党委常委、副总经理姜长禄:稳住水泥经济大盘,构建全行业“一盘棋”新格局—
稳住水泥经济大盘,构建全行业“一盘棋”新格局
姜长禄
今年6月份,中国水泥协会连续召开两次大企业领导人会议,主要原因首先是基于受1-5月份国内经济下滑,供需矛盾突出,水泥需求严重萎缩,尤其是4、5月份单月水泥产量同比增速下滑至-18.9%和-17%,行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;二是受疫情影响,产业链、供应链受阻,原燃材料价格上升,水泥行业利润降低,基建项目资金不足、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扩大,水泥需求出现快速收缩,水泥行业良性竞争秩序被打乱;三是中央及时提出了《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》,始终将稳经济,稳增长作为当前最主要工作。四是大企业集团水泥产量集中度行业占比近60%,是水泥市场的“稳定器”,行业的压舱石,对行业和市场引领力至关重要。因此,连续召开两次大企业领导人会议是非常必要的,有利于我们坚定行业信心,进一步统一企业稳市场、稳经济思想,防止行业陷入恶性竞争的不良现象。
一段时间由于供给侧改革不到位,供需矛盾突出,全国水泥市场出现有效供给少,无效输出多的现象。面临水泥需求大幅度下滑,水泥企业执行错峰生产比较到位的区域,水泥企业减少产能输出冲抵了部分需求下滑的压力。而错峰生产执行一般或者较差的区域,由于区域内协调不到位,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,无序竞争、恶性低价竞争导致价格大幅度波动。所以说要想稳住水泥经济大盘,必须构建全国水泥行业“一盘棋”的新格局,强化全行业协调自律,刚性执行错峰生产、精准生产,减少低端产品向市场输送,稳定市场供需平衡关系。
当前,错峰生产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,一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尚未建立有效的供给侧管控机制,在产业政策方面缺乏刚性约束。针对以上问题,我认为,国家或地方政府工信部门应加强对行业的引导,从资源可持续、环境保护、绿色低碳产品供给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,加大对低端水泥生产淘汰力度,引导行业向绿色、低碳、高端等方面转型。同时还应发挥协会引领作用,制定刚性错峰、精准错峰生产管理机制,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,推动企业严格执行错峰生产。提高错峰生产公开透明度,加大企业间的相互监督,使错峰生产更加公开化、透明化和公平化,提升企业间的信任度。
发挥大企业在行业稳增长中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。充分发挥大企业的号召力,带头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推动刚性错峰、精准错峰落实到位,推动价格回归理性,保障行业整体利益;充分利用好大企业的引领力,加强行业团结,打破隔阂与障碍,打破行业内卷,形成良性互动关系,发挥大企业的凝聚力,坚定市场信心和决心,坚持行业自律,加大行业协调,加强沟通交流,积极构建良好的行业生态。
进入下半年,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稳增长政策措施的逐一落地,多地重大项目建设开始进入投资放量“加速期”,市场供需较上半年会有较大的改观。水泥行业可能会出现小幅度回暖,但市场整体形势仍很严峻,通过7月份数据来看,量价均出现下跌,形成全年新低。8月份水泥市场及价格能否快速进入修复通道,我认为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:一是取决于行业内自律,刚性错峰生产是否真正执行到位。二是取决于疫情趋势,虽然疫情趋于缓和,但局部爆发疫情的可能性依然存在。三是取决于国家和地方基建工程是否可按期开工,地产市场能否得到有效修复,对水泥需求可否形成刚性支撑。下半年应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,总体来看,机遇还是大于风险。在中国水泥协会指导下,在大企业的引领下,稳预期、稳市场、稳收益逐步形成共识,充分认识到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,积极执行错峰生产,供需矛盾将得到有效平衡,整体市场环境将得到有效改善,预计在8月中下旬水泥行业将逐步恢复,9月、10月将迎来全年的高峰期。
此外,“双碳”目标下,行业供给端改变也会为企业带来新的机遇。绿色化、智能化将成为水泥企业节能、降碳的关键词。绿色化方面,需强化顶层设计,明确减碳路径,细化减碳措施,推进减碳工作有序开展;加大低碳技术科技攻关力度,探索符合水泥生产特点的减碳降碳技术,加快构建绿色低产业链条;推进低碳技术成果转化,加大再生燃料、生物质燃料、光伏、氢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,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,实现绿色化发展。
智能化方面,以“工业4.0”和“中国制造2025”为驱动,运用工业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,推动数字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,实现水泥行业向数字化、智能化升级。
中长期来看,水泥需求将呈现明显下行,水泥供需会形成新的再平衡,行业整体向“量减价增”的方向发展。产业发展已由增量竞争时代进入到存量时代、减量时代。上半年受多方因素影响,供需关系严重失衡,暴露出水泥行业产能过剩,绿色低碳发展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方向,智能制造、智能工厂将簇生行业深度变革,提升劳动效率,优化产业结构,以减量发展换取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整个行业的主导趋势: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全行业要严格以国家产能置换政策为指引,严格执行减量置换政策,从源头上严控产能增加;不断提升行业集中度,通过整合、并购、参股等多种方式,加速行业优胜劣汰,倒逼落后产能退出,为优势企业发展壮大创造空间;在“双碳”背景下,要大力推进水泥行业向低碳化、智能化、融合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,持续延伸产业链,形成“水泥+”业务发展模式,建立高效协调发展机制,提高产业链韧劲和抗风险能力。